English

一位普通殡葬工的追求

1998-06-2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 昆 通讯员 莫 隼 李 贤 我有话说

方英梅1979年成为广西壮乡第一代殡葬工时,才23岁。19年来,她把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真爱默默洒给殡葬事业。

谈起这些年来的工作,方英梅显得很平静。

1979年,武鸣县决定筹建殡仪馆,面向社会招工,没几个人愿意干殡仪工作。作为共产党员,23岁的方英梅偏不信这个邪。报名时,一位乡领导试探着问她:“这可是抬死人的哟,你怕不怕?”她很干脆地回答:“我不怕。”

可真正工作后,一接触到僵冷的尸体,她心里就发毛,手不停地发抖,全身起鸡皮疙瘩。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下乡殓尸的情景,那是在1981年2月2日,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寒夜,由于山村坡陡无法通车,抬尸体下山时,尸体那双冰凉的脚时不时顶着方英梅的后腰,令她毛骨悚然。回来后,她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一个月下来,人整整瘦了一圈,她有些后悔,自己是村里仅有的3个高中生之一,毕业回村当年就入了党,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,却偏偏选择做什么殡仪工。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加深了她对自己所从事的殡仪工作的认识。

工作不久,一位归侨死者被送到殡仪馆时,尸体的某些部位已化脓,方英梅顾不上这些,精心为其清洗、化妆,站在旁边的死者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。方英梅也流泪了,她由此知道了人们对这项工作的特殊需要。“使死者安息九泉,让活着的人得到慰藉”,这成了她克服困难的动力,也成为她工作中努力追求的目标。

工作一段时间后,方英梅碰到了这样一件事:一名男青年在车祸中丧生,头颅破碎,脸上裂开了大口子。家属在殡仪馆见这种惨状,当即晕过去。她感到很内疚:要是自己掌握化妆技术,死者亲属也许就能少些悲伤。

从此,方英梅决心学习化妆技术。为了掌握不同年龄、性别、肤色和各种死亡人员的化妆特点,她查阅大量资料,自己琢磨化妆颜料的配制,创口的缝补,脸部形象处理等技术,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。尽管一个县级殡仪馆的装备条件十分有限,但她以精湛的技艺、真挚的爱,尽量弥补着条件的不足。一位死者的丈夫在遗体告别时,看到妻子因车祸致死后惨不忍睹的尸体复原了,激动地握着方英梅的手,流下了热泪。

从事殡葬工作,就意味着要承受偏见和委屈。方英梅说:“别人因欢乐而忌讳我时,我可以主动退避,别人因悲伤需要我时,我会挺身而出。”

常常是走进市场,别人不愿卖东西给她,有人甚至在老远就叫“鬼来了”;多年的好朋友见面也不敢和她握手;亲戚对她“约法三章”:不准进家门,不准摸他家东西,她摸过的东西不准带进门;侄儿病了,她买药去看望却被拒在门外,她刚一离开,药就被扔到水沟里。人们的不理解,使得当初和方英梅一起工作的几个姐妹都先后知难而退了。在丈夫陆奇光———一位退伍军人的支持下,方英梅留了下来。面对外界的压力,丈夫尽量安慰她。不管她回家有多晚,他总是热好饭菜,烧好热水等她。

十几年来,她凭着对工作的热爱,带领职工用真诚周到的服务,为殡仪馆赢得了好声誉。近年来,武鸣县的尸体火化率一直居全区各县首位。邻近几县的群众也乐意把亲人的遗体送到武鸣县殡仪馆火化,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殡葬改革。她本人先后荣获南宁市模范共产党员,自治区劳动模范,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,全国殡葬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,又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。荣誉多了,一些议论也来了:这回她可能要离开殡仪馆了,面对人们探询的目光,方英梅像往常一样与职工一起扫地、剪花、给尸体化妆,大年三十遇到需要,照样下乡抬尸体。她告诉记者,她正筹划着把武鸣殡仪馆建成国家三级殡仪馆,以推动武鸣及邻县的殡葬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